职业套装
《暗黑2》里每个职业的绿色套装的名称和等级分别如下: 1、艾尔多的守卫(Aldur's Watchtower) ——德鲁依套装(顶级套装) 组成:艾尔多的冷酷凝视、艾尔多的成长、艾尔多的欺瞒、艾尔多的律动 2、格瑞斯华尔德的传奇(Griswold's Legacy) ——圣骑士套装(顶级套装) 组成:格瑞斯华尔德之心、格瑞斯华尔德的勇气、格瑞斯华尔德的救赎、格瑞斯华尔德荣耀 3、不朽之王(Immortal King) ——野蛮人套装(顶级套装) 组成:不朽之王的意志、不朽之王的碎魂者、不朽之王的灵魂牢宠、不朽之王的琐事、不朽之王 的熔炉、不朽之王之柱 4、马维娜之战斗诗歌(M'avina's Battle Hymn) ——亚马逊套装(顶级套装) 组成:马维娜的真实之眼、马维娜的施展、马维娜的拥抱、马维娜的冰握、马维娜的教义 5、娜塔亚的非难(Natalya's Odium) ——刺客套装(顶级套装) 组成:娜塔亚的图腾、娜塔亚的标记、娜塔亚的影子、娜塔亚的灵魂 6、塔拉夏的外袍(Tal Rasha's Wrappings) ——女巫套装(顶级套装) 组成:塔拉夏的判决、塔拉夏的赫拉迪克纹章、塔拉夏的守护、塔拉夏的织细衣服、塔拉夏的判决 7、塔格奥的化身(Trang-Oul's Avatar) ——男巫套装(顶级套装) 组成:塔格奥之外装、塔格奥之鳞、塔格奥之翼、塔格奥之束带、塔格奥之手
艾而多的守卫(Aldur's Watchtower) -德鲁依套装
格瑞斯华尔德的传奇(Griswold's Legacy) -圣骑士套装
不朽之王(Immortal King) -野蛮人套装
马维娜之战斗诗歌(M'avina's Battle Hymn) -亚马逊套装
娜塔亚的非难(Natalya's Odium) -刺客套装
塔拉夏的外袍(Tal Rasha's Wrappings) -女巫套装
塔格奥的化身(Trang-Oul's Avatar) -男巫套装
1、塔拉夏
塔拉夏就是那个用自己的身体封印了BAAL的巫师。不过可能大多数人不知道,这个套装就是用来把塔拉夏做成木乃伊的。(就是ACT2里会喷毒气和复活骷髅的那种怪物)
头盔就是木乃伊用的面具。大家看看埃及木乃伊的面具就知道了。腰带就是一条条的细织布。塔拉夏是被活生生做成木乃伊的,内脏和眼睛都被挖出来,所以他的涡流水晶就是“Lidless Eye”,中文翻译就是“没有眼皮的眼睛”。护身符是保佑木乃伊通过死后在冥界的审判的,所以叫塔拉夏的判决。最后,用布带包起来的木乃伊外面要涂一层漆,这就是著名的漆甲。
整套的英文名字是“Tal Ralsha's Wrapping”,中文意思就是包裹着塔拉夏的东西。
2、马维娜
其实这位传奇人物的名字不叫马维娜,而是阿维娜。
有一个战斗的民族,叫作亚马逊。亚马逊全都是女人,要生育后代时,她们就去外面抓来优秀的男战士,强迫他们和亚马逊繁殖后代,生下来的如果是男婴就会被杀死。
亚马逊的首领是女族长,所以职业武器中精华型的就是女族长之弓和女族长之矛。
阿维娜就是一位女族长。在担任女族长后,名字前面要加一个“M”,代表“女族长”,用单引号隔开。这是一种尊称。所以是M'avina,不是Mavina。
阿维娜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飞翔的少女。
3、那塔娅
Natalya是在ACT3出现过的一个神秘刺客。不过奇怪的是,Natalya自己的身上倒没有穿这套套装。。。
Natalya是刺客,BLIZZARD对刺客的定义就是法师杀手。刺客最痛恨堕落的法师,这套套装叫作Natalya's Odium,正确的翻译是那塔娅的憎恨。
4、塔格奥
塔格奥不是神。塔格奥是一条巨毒的魔龙,传说它是一个邪恶的神的神使(Avatar)。 后来这条龙被一个英雄杀死,身体的各部份被做成了这套套装:
头盔:塔格奥的伪装。这条魔龙具有神使的变形能力。头盔就是用它的头骨做的。
盔甲:塔格奥的鳞。是用它的鳞片做的。
盾牌:塔格奥的翼。是用它的翅膀做的。3件时能减敌人25%毒抗。
手套:塔格奥的爪。是用它的爪子翅膀做的。能增加25%毒伤害。
腰带:塔格奥的束带。是用它的皮做的。
整套套装最显著的就是一个字:毒!减毒抗,加毒伤害,还有超高的毒抗。
五、不朽之王
不朽之王的名字就是布尔凯索。他是野蛮人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。不朽之王的套装就是他所用的武器。
另外,他还传下了两把剑,就是布尔凯索套装。因此伟大的布尔凯索一定把锤掌握和剑掌握都练满了。。。
不过布尔凯索传下来的最珍贵的物品就是他的结婚戒指了,简直就是肉搏角色的乔丹之石。
六、格里斯华尔德
他是暗黑一代里的NPC铁匠,在二代中,Diablo的灵魂之石控制了一代中的英雄,毁灭了Tristram。Diablo杀死了格里斯华尔德,并将他复活成了亡灵怪物。因此格里斯华尔德带有诅咒的属性(伤害加深),配合他常年打铁练出的恐怖臂力,对不到10级的玩家的威力是很可观的。
一代里有一把暗金剑,叫作格里斯华尔德的锐利。这是完成了某个任务后,格里斯华尔德为玩家打造的。在二代里这把剑还在,不过沦落成了垃圾。。。
七、艾尔多
对于这个人,资料不是很多。我们只能从套装上来推测一下他的故事:
首先,他是一个德鲁依(废话)。他的武器是艾尔多的韵律。这是七大人物套装里最差最烂的武器,连精华物品都不是。虽然全套有350%ED,但这仅仅相当于总伤害增加了210-325,太弱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德鲁依的定义是自然之子,不能使用锋利的武器。他们出场时的兵器是木棒,另外所有为德鲁依设计的暗金武器,都是钝击类的。而这个艾尔多的韵律,本身是Jagged Star,是镶了钉子的,有悖德鲁依的教条。
其次,他的头盔是鹿角,不是狼头,因此可以看出,艾尔多不是一个变形系的德鲁依。
另外,他的甲叫作“艾尔多的欺瞒”,可见是打猎的时候用来做伪装的。另一个证据是,头盔的类型就是“猎人伪装”,名字叫“艾尔多的无情凝视”。英文原文是“象石头一样的凝视”。他在凝视什么呢?答案:整套套装的全称是“艾尔多的观察塔”。观察塔是猎人搭建的、躲在里面守候猎物的一种草篷。
所以,很明显,艾尔多是一个猎人。
不过问题来了:德鲁依不都是喜欢动物的吗?为什么艾尔多会捕猎动物呢?
答案没人知道。。。可能他是德鲁依部族中的叛逆者。。。
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测。作为证据,我们可以发现,其它的套装,除了全套的+3技能之外,在部件上都会有+2单项技能的奖励。但是艾尔多的套装,只有甲上有+1变形和+1元素!以此我们可以看出,艾尔多是讨厌动物的,因为没有召唤技能奖励,同时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德鲁依,因为总体技能只有+3,而别的套装算起来一般都有+5。
每个套装的每个玩法都是经过深入分析后得出的结论。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,都是有事实依据的。能够完全理解所有套装所有玩法需要一步一步来。仅靠我的回答是完全不够的。如果有兴趣研究的话请移步凯恩之角论坛。以下仅贴出来比较出名的DH的多重套的一个玩法,不洁慢电流作为举例:(引自凯恩之角)
本帖尽量以既不夸大,也不忽略的精神,还原箭筒特效效果。方便大家直观有效的选择箭筒,洗箭筒。
连我自己都没想到,详细分析一个箭筒会是这么巨大的工程。要想精确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不可能的,因此,下面的计算中采用了很多特殊值,也算是我偷了个懒。
红字为最终结论。
蓝字为分析中结论。
“慢电球箭筒,可将电球的速度降低为原有速度的30%-40%,即将电球的速度降为9-12码/秒,在空中的存在时间提升为8-11秒;
假设小型怪物自身模型直径为8码,大型怪物为16码,特大型怪(大型boss)为32码,
则小型怪可攻击距离为16+8+16=40码,大型怪为48码,特大型怪为64码”
以上为引用G大的话。
那么箭筒的选择是否可以直接使用上述表格呢?特效30%-40%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?
如果仔细分析的话,竟然还有很多影响因素。
第一, 电球出手速度影响。
电球攻击距离为16码。以下为几个例子,为了不出现分数,方便直观,采用了特殊数值。
当输出距离为极限远52码时(贼神最大收益距离),电球出手边缘与怪距离36码。
此时30特效电球击中怪需4秒,40特效电球击中怪需3秒。差距为1秒。
当输出距离为中档34码时(常用输出距离),电球出手边缘与怪距离18码。此时30特效电球击中怪需要3秒,40特效电球击中怪需2.5秒,差距为0.5秒。
当输出距离为近档16码时(打投射抑制精英,残血怪),电球出手就击中,差距为0.
当输出模式为站桩10秒,然后走位时,平均收益可看做5%,电球速度每快一档,近似增加0.5%总输出,每慢一档,近似减少0.5%总输出。
因此,40%特效箭筒,相当于比30%特效箭筒多一个5%增伤词缀。
本人抢先命名为先触增伤。
注意:此词缀小于30特效攻击次数增伤,小于一条戒律,小于10暴击,小于15技能伤。但大于9戒律洗12,大于8暴击洗10,大于15攻速洗20,大于10技能伤洗15,大于最渣敏捷600+到最高敏捷1000的差距。
比如你的箭筒是38%特效,你可以把它当做比30%特效多一个4%先触增伤。
注意:此5%收益是变动的。
当越是打低层,走位越频繁,则此收益变大。尤其是单刷时,收益较大且略微灵活舒畅些。当走位越不频繁,收益变小。
习惯输出距离越大,此收益变大,习惯输出距离越小,此收益变小。
当BOSS为站桩怪时,收益变小(如纲目,石头人)。当BOSS较灵活,辅助控制不利时,收益变大。(如血喉,酷乐)
第二, 群怪模型
G大的表格中,都是单怪模型。而在实战中,情况是比较复杂的。
这里主要说下高层队伍。
高层组队中,多以打群怪为主。残血精英除了极为特殊的词缀,豆角都是可以直接拖到下一堆怪的。
因此,电球的攻击次数不能按照单体小体积怪物来计算,反而是趋向于大体积甚至超大体积怪物。比如,第一堆怪直径25码,第二堆怪直径35码,第三堆怪直径18码……
而且,从整场15分钟来看,攻击次数的变动并不是严格分档,而是趋向于平滑分布。BOSS体积也可加入平滑分布模型。
那么,平均怪堆体积以多大范围计算合适呢?之前在烈火银河范围伤的讨论中,很多人表示,难以有效聚怪在半径10码之内的。这一点我非常同意。根据我个人经验,一般推进度怪堆是直径是大于30码的,算上单BOSS和残血精英的情况,怪堆范围可看做直径25-30码。这个距离大于大型怪而小于特大型怪。
因为电球是每0.7秒一跳,不是按时间均匀伤害,所以,如果以单个怪为标准,慢电箭筒是分档的。
不管怪的体型是多大,收益都是不平滑的。
因为,0.7秒这个单位相比怪的直径来说太大。
但是从整场大秘的总过程来看,平均收益跟怪的体积是无关的。
因为只有少部分电球能准确穿越怪的中轴线。一堆怪中,周围怪都是偏的,大大冲淡了电球攻击次数的特殊性。
就算是单独BOSS,也不都是正圆模型。BOSS的移动和转身,DH输出角度的不同,都会改变电球针对这个BOSS的跳伤害次数。
总体来看:当怪直径4码时,输出距离是36,输出时间分别是3秒和4秒,收益33%。怪直径40时,输出距离是72,时间分别是八秒和六秒,收益是33%。
因此,G大之前的测试,用处也就大减了。实战中,箭筒可以看做不分档位,近似平滑收益。
单考虑攻击次数增伤,不考虑飞行时间的话。30特效箭筒相比40特效箭筒收益为33.3%。
特效每慢1%,相当于3.3%收益。
这样一来,第一条与第二条综合,
最终结论:
慢电特效中,飞行速度每降低一点,可看做2.8%输出收益。
30特效与40特效相比,可看做多28.3%输出收益.
另外说下组队边打边带的相对速度。
这一点,是理论有收益,实际没收益的。所以计算我没有加入。打高层,边打边拉太危险,尤其是没有爆狗的情况下。比如残血反伤,火炼,喽罗。恨不得趁这几秒打死,豆角再拖一把,万一脱控亮反伤就灭了。而且豆角拉怪速度,远大于电球飞行速度。所以豆角往前拉怪时,dh直接跟着跑,再站桩输出就是了。
单刷的话,怪冲向人,人很多时候要边后撤边输出。此时电球相对于怪的速度是增加的,平均全场,比如变为减速到40%~50%特效的区别。
单纯按数据来算,这个变化会增加特效造成的输出差距。比如20%增伤变成23或25%
另外,单刷是追求瞬间高输出的,为了及时杀死高威胁怪物,这个减速特效更是越低越好。
综合收益对比:
(1) 爆伤:
以530爆伤时,64暴击毕业为准。
54暴击时,输出为54*630+46*100=38620
64暴击时,输出为64*630+36*100=43920
62暴击时,输出为62*630+38*100=42860
箭筒10暴击收益为(43920-38620)/38620=13.7%
8暴击洗10收益为(43920-42860)/42860=2.5%
(2) 戒律:
武器无戒律时,满戒律69
箭筒12戒律收益=12/57=24.1%
9洗12收益为3/66=4.5%
武器12戒律时,满戒律81
箭筒12戒律收益=12/69=17.4%
箭9洗12戒律收益=3/78=3.8%
(3) 技能伤:
因为技能伤很容易达到,所以直接按3条词缀计算。
箭筒技能伤收益为15/130=11.5%
这个11.5%只是理论数值,不是实战数值。
组队模式收益递减严重,只剩接近三分之一,可看作5%,单刷情况因为个人技能,宝石和节奏不同,可看作6%-9%
计算公式大体为15%/(100+200)=5%
其中200是指,组队中各种A类增伤大约可以达到200
单人有沉着20,标记20,头脚30,还有非常驻的狼嚎30,精英宝石20等等,单人已经是快折半了。组队还有强横,炫光,毒效,鱼群,大巫毒,最终大概要折成1/3。感谢kooangel提醒。
(4) 精英伤
慢电精英伤难堆,很多情况下只有箭筒一条词缀,因此收益不递减。
按通俗理解,精英伤可看做一半DPS,即一条精英伤收益约为4%
(5) 范围伤
慢电AOE强,单体弱,推荐范围伤只需肩膀20。箭筒范围伤可看做收益小于4%
(6) 敏捷
一般毕业DH敏捷1W以上,项链可调元素双暴,戒指可调均伤或攻速,敏捷过多无益。
敏捷可近似看做100敏=1%输出。敏捷远古最高与普通最低差距也就3%多点。
结论:
特效30与40的差距,大于一条戒律,大于一条暴击,大于一条技能伤。最重要的是,大于一条技能伤加一条暴击!!!
特效成为了超越戒律的首选要素!!!
最新文章